18部长篇小说,每一部都是“海峡两岸的世纪传奇”。他被誉为“高产作家”,可谁也没有料到,9年,超过500万字的文字,他是一笔一竖用手写的方式“抠”出来的。有人说他是“信息时代的古人”,但他笑言:“这么卖命地写两岸题材,只因为这是我的心头好。”
他是62岁的厦门作家廖晁诚。长年从事对台文化、宣传工作,又因为从小熟稔并喜爱闽南文化,从2008年开始,他尝试着创作长篇小说,至今,出版的个人著作已达18部,几乎每一部都从大陆畅销到台湾。
廖晁诚的作品,有着明显的个人风格,人物个性鲜明、文字朴实淳厚,故事贴近生活,又有着浓郁的两岸地域文化,使得文字格外亲切、含情,所以能引起两岸民众的共鸣。从《弯弯的山路》《海峡之约》《吴真人传奇》,到《渡东三部曲》《西进三部曲》《海潮三部曲》廖晁诚创作的题材都立足于“海峡两岸”,很多故事取自闽南大家族开发台湾的实例,以及回大陆后对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。他将闽南文化融入到海峡两岸几代人的悲欢离合中。
这么多丰富的两岸元素,哪来的素材?廖晁诚直言:“源自过去那些丰富的人生经历。”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文艺创作专业的廖晁诚,什么都干过。民办教师、商人、宣传干事、秘书、办事处主任、外经委主任、副县长用他的线多份工作,几乎每两年都会换一个岗。他经历过在没有防护措施下,到矿洞里挖煤,挖一天出来,一星期的大便都是黑乎乎的;也亲眼见过上了年纪的台胞离乡时年纪轻轻,回来时一头白发,为了让亲人放心,心酸地租“老婆”返乡
因为工作的原因,廖老比常人有着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两岸几个世纪几代人的悲欢离合,这些都让廖老潸然泪下。于是他拿起手中的笔,饱含深情地将这些所见、所闻、所感,变成一部部小说中的人物。
在写作过程中,廖老还经常投入到忘我的境界,跟着主人公的命运起伏。写到动容时,他会放情地伏案号啕大哭,有好几次,都吓着他的太太,紧张地问他:“怎么了,怎么了?!”
让许多读者诧异的是,廖晁诚明明是永定人,不是闽南人,可闽南的节庆习俗、方言俚语等,在他的小说中淋漓展现。这些不自觉流露的写作特征,廖老感叹:“都是出自对闽南这片土地的热爱。”他说,祖籍闽南的台湾人约占78%。文化是血脉相承的,它的根源在人群中。就像廖老写的近50万字的小说《吴真人传奇》那样,在闽南和台湾地区,保生大帝是民间共同信仰的神,在海峡两岸民间广为流传,廖老便是通过闽南与台湾文化的共同点,找到了两岸一家的骨肉深情。
9年的坚持与努力,廖老张开他的右手指给我们看,中指关节处因为长年的写作,已是厚厚一层老茧。身边的朋友也常劝他:“廖老啊,您的人生作品已经够多了,您现在需要的是乐趣,而不是拼命。”但廖老仍然“我行我素”,每天至少要看书2小时,写作2小时。出门散步前,他还是改不了学习的习惯,都要跑到书房随手抽一本书,以备随时阅读。他看的书,可杂了。政治、经济、历史、民俗、艺术他说,写作的人,不要求行行都精,但至少都要懂。(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实习生 周皓欣)
推荐阅读
- 2020-01-13全本免费小说阅读器手机版
- 2020-01-13森林大火中的兔子 小说
- 2020-01-13电影《解放·终局营救》原著小说《解放了》新书分享会在京成功举办
- 2020-01-13推氧气瓶的工人写出现象级小说